学生资助是重要的保民生、暖民心工程。目前,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学生资助体系,在范围上实现所有学段、所有学校、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。
“助困”与“奖优”是学生资助的两个重要方面。通过更大力度的资金投入、更广泛学生群体的覆盖,既能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安心学习、顺利完成学业,又能激发广大学生勤奋学习、潜心科研的志向,为促进教育公平、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、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。
每一份资助都为梦想加油。在资助过程中,如何保证不落一人、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,如何把每一分钱都落在实处、发挥效用?精准是必然要求,也是基本方法。有的学校开发和建立学习指数模型、生活行为习惯指数模型、社交关系模型等精确算法,整理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消费、作息、社交等行为特征;有的学校利用大数据筛查,精准识别困难学生及其生活状况,然后采取“偷偷打钱”“悄悄补贴”的方式进行隐形资助;有的学校统筹考虑季节、年级等因素进行动态补助,发放后进行实时提醒,将资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学生手中……种种有温度、暖人心的做法,收获许多点赞与好评,也让资助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。
如今,更多学校将资助从保障型向发展型延伸,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、就业指导、高层次学术交流等活动的机会,“解困—育人—成才—回馈”的良性循环渐渐形成,学生们心怀感恩、反哺社会,用实际行动诠释出资助育人的价值。
学生资助为莘莘学子照亮了求学路。做实功、求实效,打通政策落地“最后一公里”,让好政策及时惠及广大学生,促进教育公平与增进民生福祉才能落到实处。相信通过资助政策的调整升级,能更好助力广大学子安心求学、成长成才。(据《人民日报》)